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 实习生 曹锦婷
5月23日,湖口县九江金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裂解车间,1名员工擅自进入裂解炉进行清渣作业导致窒息,另外2人盲目进入炉内施救,最终造成3人死亡。
这是2022年以来,我省发生的第8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资料图】
炉体未经通风便作业
记者在九江金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看到,发生事故的车间内共有8台裂解炉,每台炉子总容量为5吨左右,上方有一可容一人大小的洞口,正下方中心有一出料口,事故就发生在其中的4号炉。据了解,该化工企业通过裂解炉裂解有机玻璃碎渣,加热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的原材料)。
据该企业办公室负责人邹伟超回忆和了解,工人此次进炉是清渣作业,但作业前,4号炉的上下口并未打开通风,也并未向公司上报有限空间作业信息。
“在第一个工人从上方洞口进入炉内没反应后,第二个工人就进炉救人,很快也不见动静,第三个工人随后也进去救人,在发现身体不适后及时爬出了洞口。”邹伟超告诉记者,当时车间的承包方负责人很着急,不顾旁人阻拦坚持进炉救人,很快也失去意识。最终,企业安全员佩戴呼吸器从炉中救出3人,但都没能抢救过来。3人的死亡原因初步被判定为缺氧窒息。
何为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并非一个公众熟悉的概念。
“我们把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有关设备、设施和场所称为有限空间,在这样的地方作业发生的事故被称为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省应急管理厅工贸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邓小明解释道。
从近两年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可以窥出不少相似点——
2023年5月,于都县1村民在果园肥料池沼气中毒晕倒,随后5人施救不当相继中毒,造成5死1伤;2023年3月,樟树市江西春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1名员工爬进反应釜内捡手套时倒在釜内,1名同事盲目进入反应釜施救,造成1死1伤;2023年1月,龙南市瑞鸿科技有限公司外包单位作业人员进入浸出槽内,进行氧所管道热熔安装时,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2死2伤。
2022年8月,吉安市吉州区,1名作业人员未正确穿戴防护用具下窨井清淤作业中毒窒息,1人盲目救援中毒窒息,造成2人死亡;2022年6月,南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溢流池,作业人员在清淤作业中,1名作业人员中毒窒息,3人盲目救援先后中毒窒息,造成4人死亡;2022年5月,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聘请外包单位人员在罐区作业时,1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探入罐内捡螺母并滑入罐内致缺氧昏迷,1人在未规范采取防护的情况下盲目施救中毒窒息,造成1死1伤;2022年2月,九江市濂溪区赛得利纤维有限公司外包单位4名作业人员,在污泥浓缩池清淤时,1人违规作业导致吸入硫化氢中毒,另外3人盲目施救导致中毒,造成2死2伤。
不难发现,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几乎涉及各行各业,足以令人警惕!
按有限空间作业的规范要求作业
“这些事故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员工没有按有限空间作业的规范要求作业。”省应急管理厅调查评估和统计处对我省近年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了梳理,该处处长宋浩明表示,尽管日常基础的有限空间作业(除高空作业、电焊等)不需要持特殊作业许可证,但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9字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并要在作业前履行企业审批手续,作业中也要持续通风。
此外,施救人员因盲目施救致使伤亡增多,也令人扼腕。上述8起事故中,有7起因为盲目施救而导致事故后果扩大,且因施救伤亡的人数比作业本身伤亡的人数还多。
“这暴露出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不到位、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加上安全教育培训也不到位,施救人员根本不具备应急处置能力。”邓小明说。
那么,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现场人员又当如何救援?邓小明表示:“按照有限空间应急处置要求,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企业安全员或专业救援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援。”
事实上,我省不少中小微企业的安全员为兼职,存在企业安全员对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知识和要求不清楚、企业内部落实审批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建议以案例为教材,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的宣传,尤其是向企业层面做好宣传和指导,督促企业对包含外包单位人员在内的一线员工开展好警示教育。”邓小明认为,落实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各项要求的主体责任在企业,关键在一线员工。他表示,省应急管理厅将采取开展专项检查、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纳入执法检查重点内容等措施,推动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
2023-07-12 04:44:30
2023-07-11 21:27:17
资讯
品牌